专题党课:从党史里看作风,在实践中悟清廉

同志们:

作风关乎形象,作风彰显力量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”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。”这一重要论述启示我们,必须站在历史纵深与时代高度的交汇点,深刻把握作风建设这一传家宝的时代内涵,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推进作风建设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伟业锻造过硬作风保障。今天,我以”赓续红色血脉 锤炼过硬作风”为题,与同志们作专题交流。

一、百年征程铸就作风丰碑——从党史回望作风建设历程

(一)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: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基因。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,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血脉根植于人民。从党的一大确立”推翻资本家政权”的阶级立场,到二大提出”到群众中去”的群众路线;从中央苏区时期”自带干粮去办公”的干部形象,到延安时期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根本宗旨写入党章,特别是整风运动开创的”团结-批评-团结”的优良传统,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锐利武器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系统总结的”三大作风”,与陕甘宁边区”十个没有”的社会风貌形成鲜明对比,最终凝聚成”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”的历史抉择。

(二)社会主义建设时期:艰苦奋斗作风的时代传承。”其作始也简,其将毕也必巨。”面对执政考验,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以”两个务必”的谆谆告诫,为全党注入清醒剂。尽管出现刘青山、张子良等反面典型,但通过整风整党运动,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保持了”进京赶考”的清醒。党的八大将反对主观主义、官僚主义上升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课题,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带头深入基层调研,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实践,生动诠释了”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的工作方法。

(三)改革开放新时期: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转型。针对”文革”遗风,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拨乱反正,通过健全党规党法重塑政治生态。十二大将党风建设提升到”生死存亡”的战略高度,1983年启动的全面整党运动,开创了新时期作风建设新局面。面对市场经济考验,我们党构建起”三项工作格局”,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”八个坚持、八个反对”,十七届四中全会倡导的”四股新风”,推动作风建设向制度化、常态化迈进。

二、历史方位审视作风之重——把握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

(一)作风建设是执政根基的夯实工程。历史周期率的警示犹在耳畔,苏东剧变的教训发人深省。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,是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”连心桥”。从”三大作风”到”八项规定”,我们党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巩固执政地位的生命工程,因为”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”,优良作风就是党执政兴国的”金名片”。

(二)作风建设是政治优势的赓续工程。从苏区干部”夜打灯笼访贫农”的鱼水情深,到延安时期”只见公仆不见官”的清明政治;从西柏坡”六条规定”的防微杜渐,到新时代”八项规定”的徙木立信,我们党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。这种政治优势的传承,正是”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”的生动写照。

(三)作风建设是管党治党的标杆工程。新时代作风建设以”八项规定”为切口,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。从”铁八条”到”实施细则”,从”打虎拍蝇”到”猎狐追逃”,我们党以”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定力,推动政治生态实现根本好转。八项规定作为”金色名片”,不仅写入党的历史决议,更镌刻在人民心中,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作风标识。

三、砥砺奋进谱写作风新篇——推进作风建设纵深发展

(一)铸魂育人,夯实思想根基。面对”四大考验””四种危险”,必须把思想建党摆在首位。要深化”第一议题”制度,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、实里走、心里走,特别要运用”三会一课”载体,开展”沉浸式”警示教育,让党员干部在”红脸出汗”中校准思想坐标,在”补钙壮骨”中筑牢信仰之基。

(二)以上率下,发挥头雁效应。”关键少数”要当好”风向标”。领导干部要践行”一线工作法”,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,落实”四不两直”调研机制,以”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和”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,带头转变作风。要深化家风建设,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,构建”亲””清”政商关系,以”关键少数”带动”绝大多数”。

(三)风腐同查,深化系统治理。要树牢”风腐一体”理念,建立”由风查腐”联动机制,运用大数据手段精准识别”四风”新变种。要深化”四种形态”运用,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清单,完善”四责协同”机制,构建”不敢腐”的震慑、”不能腐”的约束、”不想腐”的自觉贯通融合体系。

(四)常长结合,完善长效机制。要构建作风建设”四梁八柱”,完善作风状况动态监测、效果评估、整改反馈闭环机制。要深化”放管服”改革,运用”制度+科技”手段,压缩权力寻租空间。要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,打造”清廉单元”标杆,推动作风建设化风成俗,让新风正气充盈神州大地。

同志们,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。让我们以”赶考”的清醒和”答卷”的自觉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优良作风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作风保障,以优异成绩迎接新的历史大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