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长在全体教师会议上讲话:解锁教育难题的三把钥匙 ,“常反思、思反常、反常思”

各位老师:

大家好!

今天咱们聚在一起,聊聊教育里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儿 —— 反思。古人说 “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,毁于随”,这话太有道理了。反思就像咱们走路时手里的手电筒,能照亮咱们在教育这条路上前进的方向,让咱们清楚自己该往哪儿走,该怎么迈步。

咱们干的教育这行,可不简单。和其他工作不一样,咱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、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。他们的成长全靠咱们老师用心去引导,这就要求咱们尽量少犯错,最好一个错都不犯。但大家都知道,咱们也是普通人,犯错是难免的。那怎么办呢?关键就在于,咱们得能从这些错误里学到东西,把错误当成下次成功的垫脚石。

教育这事儿,真的特别复杂。每个孩子都不一样,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。光靠一股热情,天天忙忙碌碌,不一定能把教育工作做好,还得学会不断反思。接下来,我想和大家深入讲讲 “常反思,思反常,反常思” 这三个要点。

一、常反思

教育可不是一件随便的事儿,它有自己的规矩和原则,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,每个动作都有讲究。不是专业的人,很难真正搞懂这里面的门道。可现实中呢,咱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不懂教育的人,在那儿对教育指手画脚,说这说那。其实啊,真正懂教育的人,心里都明白教育有多不容易,所以更懂得理解和包容。

咱们要清楚,教育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。那些把教育问题说得轻轻松松就能解决,把教育目标说得好像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话,大家可千万别信。这就好比有人说不用努力就能考上好大学一样,根本不靠谱。

常反思,其实随时随地都能做,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。就像咱们每天出门前,会照照镜子,看看自己的衣服穿得整不整齐,头发乱不乱。咱们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,也是这个道理,就是要时不时地审视一下自己,看看哪儿做得好,哪儿还需要改进,这样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。

具体来说,咱们可以在晚上睡觉前,回顾一下这一天上课的情况,想想哪些地方学生反应好,哪些地方学生好像没太听懂;早上醒来,趁着脑子还清醒,琢磨琢磨今天的课怎么上能更有意思;上完一节课,马上想想这节课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;考试成绩出来了,别只看分数,要好好分析分析学生成绩背后的原因;处理学生问题之前,先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最合适,处理完之后,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;听别人的研究课或者自己上研究课之后,对比一下,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学习,哪些地方可以创新。

二、思反常

教育就像一个大拼图,是由很多不同的小碎片组成的,每个碎片都起着作用。所以咱们在反思的时候,不能只凭自己的想法去猜,要学会从各种矛盾和联系中去思考问题。要像侦探破案一样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从各种可能的情况里去分析,不断地质疑自己,把那些不可能的情况排除掉。

在学校里,咱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反常的情况。比如说,平时特别调皮,像个小猴子似的上蹿下跳的孩子,这几天突然变得安安静静,乖得不得了。这时候,咱们就得留个心眼儿了,孩子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儿了?是不是家里出了问题?还是在学校里被欺负了?这背后肯定有原因。

再比如,平时大大咧咧,像个假小子一样的女孩子,突然变得文文静静,不爱说话了。这时候咱们就得琢磨琢磨,是不是孩子心里有什么烦恼?是不是和朋友闹矛盾了?或者是不是悄悄喜欢上哪个男孩子了?

还有,有些学生平时成绩一直都很好,特别稳定,就像一辆在平坦道路上行驶的汽车,一路顺畅。可突然有一次考试,成绩却一落千丈。这时候,咱们不能只安慰孩子说 “别灰心,下次努力就行”,也不能光从孩子自身找原因,说什么 “你肯定是没努力”“学习方法不对”。咱们得跳出这个固定的思维模式,想想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,是不是还有其他因素。比如说,这次考试的题目是不是特别难?是不是考试的时候周围环境不好,影响了孩子发挥?是不是最近孩子家里有什么变故,影响了他的心情?

又比如说,班干部突然跑过来跟你说,不想干了。咱们一般的反应可能是劝劝他们,让他们继续干下去。但咱们有没有深入想过,他们为什么不想干了呢?除了担心耽误学习,是不是在班级管理中,有些工作安排得不合理,让他们在同学中间不受欢迎,甚至被孤立了呢?

遇到这些反常的情况,咱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,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。这样不仅能锻炼咱们的思维能力,还能让咱们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,一下子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,然后 “对症下药”,把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。

三、反常思

在教育工作中,有时候咱们按照平常的思路去解决问题,就像走一条熟悉的老路,虽然能走得通,但可能会花很长时间,效果也不一定好。这时候,咱们不妨换个思路,走一条不一样的路,说不定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,问题也能更快更好地解决。

就拿学习经验来说吧。咱们学校经常会让成绩好的学生和优秀的老师分享经验,这本来是好事儿。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,那些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的经验,台下的学生真的能听进去多少呢?又有多少学生能真正照着去做呢?很多时候,咱们只看到了成功的一面,却忽略了失败的价值。

其实,对于学生来说,从失败中学习可能更有收获。让他们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和失败,比单纯地听别人讲成功经验更重要。成功的经验就像天上的星星,虽然很耀眼,但有时候离咱们有点远。而失败的教训就像脚下的石头,虽然硌脚,但能让咱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疼,也能让咱们记住以后该怎么走路。

咱们总是鼓励学生 “见贤思齐,察纳雅言,择善而从”,这当然没错。但咱们也不能忽视了从失败中学习的力量。咱们要引导学生,把失败当成一次成长的机会,从失败中找到自己的不足,然后努力去改进。这就是 “反常思” 的意义所在,它能让咱们打破常规,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,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。

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咱们可能没办法每天都做到三次这么频繁地反思,但 “常反思,思反常,反常思”,咱们完全可以努力去实践。只要咱们坚持下去,慢慢地,你就会发现,那些曾经让咱们头疼不已的教育问题,都能在反思中找到新的解决办法。咱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,也能变得更加深入、更加全面,不再是简单地说教,而是真正地帮助学生成长。

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把 “常反思,思反常,反常思” 这九个字记在心里,落实到行动中,让咱们的教育工作变得更加有成效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咱们的引导下,茁壮成长!

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