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写不过关?试试这3招:从“不对”到“满分”———我的教学之路

“报告老师!小明把’锻炼”写成’锻练’!”语文课代表举着本子控诉。

讲台下,小明哭丧着脸,作业本上的红叉像撒了把枸杞,看得人上火。

不就是听写几个词语吗?听写在语文课堂里是最基础的,它就像数学课堂中1+1等于几的计算题。为什么会听写不出来,真是不理解。

作为语文老师,大家是否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我相信肯定有。

心理学实验表明:单纯抄写20遍的记忆留存率仅17%,而结合图像记忆的留存率高达68%。机械抄写多源于死记硬背而非理解构造。

听写不过关,我们试试这三招土办法:

一、听写前的二板斧

1.玩连词成句

学生对于单个词语的理解,可能只停留在表面,记得不够牢固。

如果让学生把词语连词成句,那所有词语都在特定的语境里得到了运用,学生不但记住了词语,还让词语有了画面感。

比如:以下图片就是语文书后面的词语表第8、9课的词语连词成句。

听写不过关?试试这3招:从“不对”到“满分”———我的教学之路插图

2. 提前剧透
别搞突然袭击!要不,受罪的还是我们老师。我们都说不打无准备之战,所以听写前要告诉学生:同学们,咱们明天听写第8课《匆匆》,请做好准备。这样比临时抱佛脚强十倍。

二、听写时的作弊神器

1. 空气听写法
正式听写前,让孩子闭着眼睛用手指在空中写写要听写的词语,尤其是老师强调过易错字,难写的字。

比如:“锻炼”的“炼”,因为锻炼了身体,身体就像着火了,所以“炼”就是火字旁。

2. 节奏暗号法
读词语时用不同语气暗示易错点。比如读到“厉害”时加重“厉”字,孩子就知道这个字不要写成“历”。

3. 花样听写法
老师听写时,不一定非要照着词语表听,我们可以变着花样来,比如:听写“全神贯注”,可以说“聚精会神”的近义词……

三、听写后的小心机

1. 出题官体验日
每周让听写好的或听写有进步的同学当一次老师,让他从课本里挑词语出题听写。

为了难倒其他同学,小老师会把每个字的细节都研究透,出题过程就是最好的复习。

2. 记忆银行积分
每听写一次满分,奖励“乐学币”,集满20分乐学币抽盲盒一次,有了奖励同学们就会认真对待每次听写,并且期待每次听写。

3.即时反馈复习

用荧光笔标注错误,旁边画小问号引发思考,隔三差五拿出来读一读。

写在最后

这些方法看着土,但胜在真实有效。记住:学习就像吃火锅,光靠猛煮容易老,掌握火候才能又香又嫩!

当我们把听写从枯燥的任务转化为探索汉字的秘密,那些曾经让人焦虑的红叉叉,就会变成孩子成长路上的闪亮路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