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中央决定,自全国“两会”结束至7月底,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教育引导全党深入学习贯彻《中央八项规定》及其实施细则精神。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的一项重要举措。作风建设,关系人心向背,关系事业兴衰。在新的历史征程上,我们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,加强作风建设显得尤为紧迫且重要。今天,我以《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学习教育,持续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》为题,从 “四个三” 的维度深入探讨作风建设,期望能让大家对作风建设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,以更优良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之中。
一、强化 “三种意识”,筑牢作风建设根基
(一)强化宗旨意识。一是要心中有民,为民服务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。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。在工作中,主动倾听群众呼声,积极回应群众诉求,切实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。例如,在基层工作中,深入田间地头,了解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,帮助他们解决灌溉水源不足、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。二是要深入基层,贴近群众。党员干部要多走出办公室,深入基层一线,与群众面对面交流,心贴心沟通。只有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,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,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。比如,社区干部定期走访居民家庭,了解居民对社区环境、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,不断改善社区服务质量。三是要尊重民意,问计于民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,他们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。在制定政策、推进工作时,要充分尊重民意,广泛征求群众意见,让群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。通过召开座谈会、问卷调查、网络征集等方式,汇聚群众的智慧,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,更符合群众利益。
(二)强化责任意识。一是要勇于担当,积极作为。在工作中,遇到困难和问题不能退缩,要敢于担当,主动作为。对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,要尽心尽力,认真负责地完成。面对急难险重任务,要挺身而出,冲锋在前。例如,在抗击疫情期间,广大医护人员、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等,不顾个人安危,勇于担当,坚守在抗疫一线,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。二是要履职尽责,不辱使命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肩负着一定的职责和使命。要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,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,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。在工作中,要严谨细致,一丝不苟,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。比如,税务干部要认真做好税收征管工作,确保国家税收政策的准确执行,为国家财政收入提供保障。三是要主动谋划,积极推进。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,还要主动思考,积极谋划工作。结合本地区、本部门的实际情况,提前谋划工作思路和举措,积极推动工作开展。例如,教育部门主动谋划教育改革发展方案,推进素质教育,提高教育质量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。
(三)强化廉洁意识。一是要严守纪律,清正廉洁。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,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。坚决抵制各种诱惑,做到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。不接受礼品礼金,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。比如,领导干部在节假日期间,坚决拒绝下属或企业送来的礼品,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。二是要廉洁从政,干净做事。在工作中,要坚持廉洁从政,做到公正用权、依法用权、廉洁用权。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,不搞特权,不徇私情。在项目审批、资金分配等工作中,要确保公平公正,防止权力寻租和腐败行为的发生。三是要自省自律,防微杜渐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经常自我反省,自我约束。从小事做起,从点滴做起,防止因小失大。对于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和问题,要及时纠正,防微杜渐。例如,党员干部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,避免参与一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活动,保持良好的形象。
二、弘扬 “三种作风”,展现良好精神风貌